今年1月18日光明日报载有“为什么要鼓捣鸟蛋”一文(以下简称“蛋文”),对在全国推广的、并且已经得到强烈反响的儿童画考级(以下简称“考级”)持否认态度。“蛋文”的作者认为,儿童钢琴可以考级,舞蹈可以考级,唯独儿童画不能考级。儿童美术之所以不能考级的理由,据说因为儿童美术是人类原始天性的珍贵遗存、是艺术家的天然老师、是大师的画!用原始天性遗存为理由,只许钢琴可以考级不许美术可以考级,说得通吗?儿童画的灵性表现在于其天真稚拙、其无法无天、其无功利制约、其对自然和周围物象的爱心,确实可为艺术家们借鉴。但无需给它戴上艺术家的“天然老师”的桂冠和封为“大师的画”。
“蛋文”作者说儿童绘画是儿童生命的早期律动,没有错,但我想问,这种早期律动是否只能让它自己动下去,让这种律动自生自灭就是最好。
“蛋文”作者在触及孩子究竟要不要受教育的常识时说:“当然,我的意思也并不是说孩子就不要学习,不要受教育了……”但这位儿童画教育和研究者在通篇文章中只字未提孩子应如何学习和受教育,尤其是儿童画教育如何进行?而我们恰恰是通过“考级”发现了某种危险性,确确实实有些儿童画是给教坏了,而不是“考”坏了。举个例子吧:不少儿童参加“考级”或评奖,只要你出的是自由选题,他就画芥子园式的梅兰竹菊或齐白石的虾儿。这些孩子的审美天赋和取向显然已受制于不正确的教育和诱导,受制于根本不属于孩子天性的程式化影响。
通过“考级”,一系列有关儿童画教育的问题提了出来,诸如:
●儿童画究竟可不可以教?如果说不,为什么?如果说可以教,应该怎么教?
●什么叫儿童画?儿童画可以画到几岁?
●儿童画到什么时候转型为成人形象思维最为恰当?
●儿童画在我们整个美术教育机制中占有什么地位?
●如何开展儿童心理和儿童画的总体研究?
以上这些问题,尽管在过去略有触及,但只是在通过“考级”,在更广阔的基础上,我们才更系统、清晰地感受到这些问题的深层意义。受“考级”的鼓舞和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孩子投入或者关注业余美术训练和活动。
对儿童画先验的、陈旧的、最好让它自生自灭的观点,不利于儿童画的发展、不利于对美育的普及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今天,所有小学生的图画课老师仍然是在打分或评级的,连幼儿园的小宝贝们的涂鸦之作,阿姨们也给打上五角星或红勾勾的,试问这种打分和当前的“考级”尽管不尽相同,但究竟又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呢?请注意还有国际儿童画竞赛评级呢。至于说到五个级差是否恰当,这倒是真可以研究改进的。
考级推广伊始,从组织、操作规范、评审标准等诸方面,肯定会暴露出不少问题,逐步改进和完善将永远是今后的日常生活。我相信“考级”的宗旨是正确的,业余美术教育的队伍会愈来愈壮大,审美水平会普遍提高。